广州设计三年展

上周末久违地去了广东美术馆,这次的展出是广州设计三年展。

广州设计三年展

在第一层的大多是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叫泰国杂筑的建筑群(社区),研究者调查了一个位于泰国的杂筑社区,记录了其中的民生百态。

在它旁边的是一个海边简易小民居,简单的红色篷布盖在简单的竹架上,视觉上却有着不错的效果。

海边小屋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一个叫褶屋(还是褶房,忘记名字了)的艺术设计,走进其中,如一个迷宫,不知何处可走,哪里是死胡同,再加上柔软而容易深陷其中的地面,给置身其中的人一种梦幻、迷离的感受。当时的第一感受就是“好像在子宫里一样”。

褶屋

下面是一个来自印度的音乐家之屋,是为玩音乐的人而设计的建筑,它比较有特色的是通过有意地调整屋顶的倾斜角度将天窗和观众席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音乐家可以在屋顶表演,而观众可以自然而然地坐在天窗上(屋里的人能感受到来自PP和脚丫的压迫感)

音乐家之屋

继续走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金属建筑,其上被冰冷的钢铁划分为若干格子,温室内放有一些植物。建筑旁边的简介是《温室:诊所》。在这样的温室中接受治疗,是否能让心情更好呢?不过金属的质感与诊所的卫生感相对应,而具有生机的植物与诊所行医之事相对应,这么看来这个建筑与诊所又颇有一番联系。

温室外景

温室内景

下面竟然还看到了何镜堂院士的作品,而且就在我华工校内,不知道以后有无机会亲身到访能。它是一个将废弃教授别墅改造为工作室的项目。这个作品其实初看感觉稍显平凡,但也许正是它具有地域性与亲和力才让我产生这种平凡感。

镜园

再往上走就是不限于建筑的更广泛的设计作品了。而下面这三个是关于环保主题的作品。第一个作品名为海洋之椅,是设计师与海洋居民利用海洋垃圾制作而成。第二个作品名为《有冇用》是利用塑料废弃物制作而成的具有瓷器之形的艺术品。这两件作品都试图将大家认为是垃圾的东西做成了或具有功能性或具有装饰性的物品,试图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第三个是一个研究项目在夏威夷海滩上发现的由沙砾与塑料废物形成的新形态的岩石,他们将其命名为胶砾岩。这不禁让人感慨大自然的力量。

海洋之椅
有冇用
胶砾岩

再继续走可以看到一个照片长廊,上面是一些街头摄影作品,记录了街坊的生活点滴。我还挺喜欢这种东西的,有点想在家里也搞一个,把日常拍的值得纪念的东西做成一个照片墙,一定会很有意思。

照片墙

下面这个是将汉字重新拆分组合的设计,这也是我喜欢的事情,觉得挺有意思的,这种思路未来可以用在 logo 设计中。

拼字

接下来这个展台展示了一种 Google 出品的为视障人士设计的盲文输入法。试图解决盲人用虚拟键盘输入不方便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实际用户体验如何。

盲文键盘

后面还看到了一个粤语研究,可以说是全场最好玩的了,充分展示了粤语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粤语研究

然后差不多就这样结束了。


广州设计三年展
https://worranhin.github.io/2024/03/27/GZ-Design/
作者
Hin
发布于
2024年3月27日
许可协议